香港人對「地產霸權」這詞彙已經耳熟能詳。從政府的舊區收購物業、乜乜匯乜乜璽乜乜居乜乜峰等的宮殿式豪宅銷售、以至新界發展公私合營的圈地,都能反映出香港的城市發展與官商經濟的緊密關係。以唧牙膏的方式開放用地來興建房屋和穩定樓價,各階層的草民能夠在這絕處中分一杯羹的,就是在這生態下孕育的自然「保育」。
與內地的城市發展模式不同,比深圳面積更小、歷史更長和複雜、人口面積密度比例更高的香港,「未發展」的地皮卻更為充裕。按發展局去年的數據,香港現時的綠化覆蓋率佔陸地總面積約 78%,在衛星地圖可見,大部份的版圖都被山叢覆蓋。反之,香港人的工作、讀書、起居、飲食和各種生活,卻被困在石屎森林中,人們對與大自然溝通的嚮往亦由此而生。相對之下,在西方國家人和綠化被視作理所當然的存在,香港這類亞洲城市中,人對自然的渴望、情感和自主的互動,卻更顯得可愛和充滿活力。
都市生活除了欠缺自然,還必需放下個人私隱而面向公眾,不得不在同一空間內與不同社羣互動。為求培養心靈,在寧靜的狀態與孤獨和內心對話,以安其身而修其心,具體和思想上的私人空間都是必需的。故此,猶如童話故事和小說裏的山洞和樹屋,我們的香港靜靜地傳承著一種在山叢城市間的隱居。除了行山、燒野食、野餐、露營和如滑翔傘等的戶外運動,其實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山文化。
August 20, 2020 at 11:51AM
https://ift.tt/2CHpDD5
山活文化— 香港山叢城市之間| 生活營造 - 立場新聞
https://ift.tt/3fGVH89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山活文化— 香港山叢城市之間| 生活營造 - 立場新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