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花建:推動灣區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和文化資本轉化 - 巴士的報

cezhentertainment.blogspot.com
upload_article_image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毋庸置疑,深圳是一個創造奇蹟,並不斷刷新認知與觀念的城市。從被人稱之為「文化沙漠」,到提出“文化立市”、墾出“文化綠洲”,再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明確“城市文明典範”的戰略定位,提出構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深圳以自身的巨變與城市文化形象的華麗轉身,印證了改革開放的無限可能。傳統文化底蘊並不深厚的深圳是如何在40年時間裡實現彎道超車後來居上的?未來又該在哪些方面著重發力?帶著這些問題,深圳特區報記者採訪了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花建。

花建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 

★ 從嶺南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到從香港、澳門所汲取的多元文化要素,乃至於世界各國、各種主體所提供的文化要素,各種文化資源在深圳這片熱土上不斷融合、不斷開花、不斷轉化,形成了深圳文化兼收並蓄、融合創新的鮮明特色。

★ 文化是流動的,是深圳作為新興城市在文化創新中實現文化發展彎道超車的理論依據,而深圳也正是文化流動理論最為生動的樣本。

★ 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項目首先是在深圳得到實施試驗和開發。海內外人才來到深圳、紮根深圳,從流動者變成了建設者,成為深圳這片土地上的主人,繼而又把這種文化基因傳承給更年輕的一代,這種不斷流動,不斷更新,不斷集聚的過程,本身也形成了一種文化的積澱。

★ 推動文化資源轉換的關鍵在於把大灣區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現代人的開放胸懷、品牌意識、時尚需求相結合,經過反覆的探索和實踐,讓歷史文化遺產中的密碼獲得現代形態的美妙呈現,這是深圳義不容辭的使命。

★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不但要把人文灣區打造成為文化資源的傳承之地,而且要把它提升成為文化資產的富集之地和文化資本的淘金之地。

★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文化創新「魚群」並非隨處可見、四處漫遊,而是活躍在一部分優良生態的“水域”中。給文化創新的「魚群」提供更加優良的“水域”,就是深圳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 要推動文化的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就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破除阻礙創新的各種障礙,大力開發創意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激發創新驅動型的強大動能;就必須吸引和整合全球的優質文化資產,包括資本、內容、人才和創意等。

「一高地三典範」是深圳40年文化建設的最大亮點


花建認為,文化建設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的重要成果之一。他用「一高地三典範」來概括深圳40年來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就。“一個高地”即人文高地;「三個典範」是指創新典範、兼容典範、魅力典範。

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培育了敢為人先、先行先試、勇於創新、敢於創造的特區精神,極大地提升了全體深圳人的文明素質,並對全國形成了示範作用,形成「人文高地」。深圳市委大院門前的拓荒牛的形象早已刻印在幾代深圳人的心目中,成為深圳人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

「三個典範」其一是創新的典範。深圳所做的許多事情和開展的許多項目都是沒有先例的。正是在這種敢於探索、敢於創新、敢於超越的精神的指引下,深圳創造了一系列奇蹟。比如,深圳是中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深圳創辦了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為中國文化產業走向世界打開了新的窗口;深圳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化主體,率先把文創產業作為新興的戰略性產業,建立了全國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文創產業集群……所有這一切都是秉承著創新、創意、創造的宗旨而實現的。

深圳文博會現場。

其二是融合的典範,深圳處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陣地,它以海納百川的精神,不斷地包容提煉著各種文化元素。從嶺南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到從香港、澳門所汲取的多元文化要素,乃至於世界各國、各種主體所提供的文化要素,各種文化資源在深圳這片熱土上不斷融合、不斷開花、不斷轉化,形成了深圳文化兼收並蓄、融合創新的鮮明特色。

其三是魅力的典範,深圳從原來的一個邊陲農業縣,在短短4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並沒有走單純追求GDP的片面發展道路,而是強調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的協調發展,在設施、制度、節慶、活動、風貌、公共服務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在文化的基礎設施、形態規制、制度建設、服務方式乃至行為規範上,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成為海內外優秀人才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沃土。花建評價說:「深圳是一座充滿了魅力、活力、吸引力的城市。」

深圳是文化流動理論最為生動的樣本

在花建看來,有沒有悠久的歷史、名勝古迹亦或百年的遺址,從來就不是世界級文化城市的唯一標誌。他舉例道:「秘魯的馬丘比丘、印度尼西亞的普蘭巴南寺廟群是著名的歷史遺產,周邊的城鎮也乘機吸引了許多遊客。但秘魯和印度尼西亞的那些歷史城鎮,卻不是富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之都。如果把是否有古迹文物作為世界文化城市的評判標準,這種觀念在理論上是落伍的。」

相比強調時間刻度和文化地域性的文化積澱論,花建認為,文化流動論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文化是流動的,是深圳作為新興城市在文化創新中實現文化發展彎道超車的理論依據,而深圳也正是文化流動理論最為生動的樣本。他解釋道,人類歷史上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後工業化文明等多個階段,在不同階段的城市文化形態各有特色。一個城市有什麼樣的文化形態,不能抽象和空泛地議論,而應該看它是否體現了時代的風貌和前瞻的視野。

他說,農業文明背景下的城鄉文化形態,以井圈型為主,由於交通和通訊的不便,城鎮的文化交流受到很多限制,像被一個無形的井圈束縛住一樣。工業文明時代的城鎮文化形態,以河流型為主,它是依照著產業鏈的鏈條來不斷延伸和流動的。而後工業文明時代的城市文化形態,特別是在信息化、數碼化的背景下,中心城市的文化形態以海洋型為主。互聯網打破了線上與線下的界限,把我們所處的城市和世界各地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無邊無際,浩浩蕩蕩,充滿生機的文化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一個城市的文化不流動只積澱的話,就遠遠落伍了。」花建說。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創建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向海而歌,面向太平洋,擁抱世界潮流,兼容多元文化,通過吸納海內外的移民群體,利用巨大的資金、信息、人才、商品的流動性,匯聚海內外的優秀資源,創造了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文化建設的一個又一個高峰。

「在深圳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一句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對海內外的各種人才一直以來報以歡迎和開放的態度。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項目首先是在深圳得到實施試驗和開發。海內外人才來到深圳、紮根深圳,從流動者變成了建設者,成為深圳這片土地上的主人,繼而又把這種文化基因傳承給更年輕的一代,這種不斷流動,不斷更新,不斷集聚的過程,本身也形成了一種文化的積澱。流動創造了生機,進而帶來了積澱,鍛造了傳統,這就是深圳文化建設給我們展示的辯證法。」花建強調。

深圳的文化精神,濃縮了40多年改革開放的理念精華

與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深圳文化是改革和開放的產物。深圳的文化建設,濃縮的是40多年改革開放的先進文化理念和優秀文化成果。花建認為,深圳文化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以某一個地域文化作為畫地為牢的遺產來源,也不是某一種歷史文化形態的獨家傳人,而是以改革開放為大背景,廣泛吸取國內外的優質文化資源,敢於開創前人沒有走過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高度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形成了以創新、創業、創意為強大動力的特區文化發展之路。雖然深圳原來沒有太多的歷史文化積澱,但海內外的優質文化資源,正在向深圳源源不斷地集聚。

40多年來,深圳以市場為導向,在國家推動創新驅動的戰略指導下,形成了舉世矚目的創新活力。比如:深圳創造的知識產權在數量和質量上屢屢取得突破,五項指標排名全國第一,其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位列全國首位;授權量增速、有效發明專利五年以上維持率穩居全國首位。

這種強烈的創新精神,成為深圳文化的靈魂,體現在深圳的制度、產業、理念、行為、業態、景觀等各個方面。例如深圳華強北,從最初的港貨集散地,到後來的「三來一補」產業園,又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子硬件集散和貿易基地,再向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信息化產業基地發展,形成了尊重市場規律,依託對外開放優勢,引領產業潮流的華強北文化。

推動灣區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和文化資本轉化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佈,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被賦予了更崇高的使命,而共建人文灣區的規劃,將深圳文化指引到更廣袤的舞台上。花建認為,深圳未來應該在推動灣區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和文化資本的轉換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匯聚了嶺南文化、海洋文化、僑鄉文化、特區文化等諸多源流,在粵劇、陶瓷、園林、武術、美食、音樂、民俗、節慶、建築文化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積累。大灣區又通過英語、粵語、葡萄牙語等多條紐帶與世界各國的文化體系形成了廣泛的聯繫。

推動文化資源轉換的關鍵在於把大灣區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現代人的開放胸懷、品牌意識、時尚需求相結合,經過反覆的探索和實踐,讓歷史文化遺產中的密碼獲得現代形態的美妙呈現,這是深圳義不容辭的使命。

花建解釋道,「文化資源」“文化資產”“文化資本”這三個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的含義差別很大。「文化資源」是具有較高的人文和審美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具有“公共性”,是一種潛在的產業價值;“文化資產”是指文化領域從業人員創造的、受到法律保護的知識性專有權利,成為顯性的產業價值,具有“專有性”;要推動大灣區文化的可持續開發,必須把文化資產與資金、技術等相結合,才能進一步形成“文化資本”,即可投資、可增值、可變現的價值量,從而形成“增值性”。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不但要把人文灣區打造成為文化資源的傳承之地,而且要把它提升成為文化資產的富集之地和文化資本的淘金之地。

花建舉例說,深圳華僑城打造的甘坑客家小鎮,就是一個「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和“文化資本”轉換和提升的典型案例。客家涼帽作為辨識度非常高的特色民俗,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者以“白鷺歸來”為主題,將原創繪本故事延伸,打造了全國首個尋根客家文化的場景浸入式IP親子農莊;他們在此基礎上創作的VR電影《小涼帽之白鷺歸來》,榮獲2017年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亞太單元最佳沉浸影片、最佳未來影像金獅獎兩項大獎。這樣文化價值和經濟效益並舉的項目在人文灣區建設中應是多多益善。

深圳具備成為世界級文化城市的核心要素

花建認為,深圳具備成為世界級文化城市的核心要素。在他看來,世界級文化城市應該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規模化的文化生產能力、廣泛的國際輻射能力、優質的遺產傳承能力、優良的惠民服務能力。從這個角度看,深圳闖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深圳是全國第一個提出把文創產業作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的城市。深圳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把文化和其他業態嫁接在一起,跨界融合發展,形成了「文化+科技+金融」的磁場效應,為深圳文化產業贏得後來居上、逆風起飛的機會。

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以特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理念、制度、效益、服務等已經形成優良的傳統,對全國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花建說:「經過40年的創建,深圳特區成為了中國文化建設天幕上一顆閃亮的星辰,但任重而道遠,繼往開來,深圳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許多方面要繼續推進。」

第一,深圳要面向未來,設計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文化創新模式。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文化創新「魚群」並非隨處可見、四處漫遊,而是活躍在一部分優良生態的“水域”中。這些適合文化創新的生態環境具有如下特點:1.金融資本、科技資源、社會資本、文化資源都高度富集,滿足了融合創新活動的需要;2.具有廣泛而開放的國內外聯繫,深度融入全球科技與文化創新的供應鏈;3.具有包容而且積極進步的社會共識,包含了市場意識、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創業精神、社會責任等正能量,公眾對於創新活動具有積極正面的評價;4.為科技型、創新型人才提供適宜工作生活的便利基礎設施和優質社會服務。給文化創新的「魚群」提供更加優良的“水域”,就是深圳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深圳要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為主旋律,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要推動文化的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就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破除阻礙創新的各種障礙,大力開發創意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激發創新驅動型的強大動能;就必須吸引和整合全球的優質文化資產,包括資本、內容、人才和創意等。比如上海率先出台《上海市文學創作系列網路文學專業職稱評審辦法(試行)》,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專門就網路文學建立體系完整的社會化職稱評審機制,為優秀的網路作家在上海落戶和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些經驗很值得深圳借鑒。

第三,深圳要在文化對外開放上繼續先行先試,形成雙向流通的開放新優勢。中國是全球化的參與者、推動者、貢獻者和受益者,目前我國擴大對外文化貿易和文化交流還有許多有待突破和完善的制度瓶頸和重點。比如亟待加快對外文化服務貿易的出口退稅,鼓勵本土的創意設計公司開展在岸和離岸業務;通過分類指導,結合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提高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度;加快國際藝術品雙向流通的便利化,包括對藝術品交易行為過程中發生的通關保證金服務、外匯結算服務、行政服務等相關費用實行減免,對藝術品交易行為中發生的貸款利息費用進行補貼,對藝術品融資擔保費用進行補貼等。在這些方面,深圳要繼續敢為人先,先行先試。

Let's block ads! (Why?)




July 08, 2020 at 06:17PM
https://ift.tt/2OdMmIZ

花建:推動灣區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和文化資本轉化 - 巴士的報

https://ift.tt/3fGVH89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花建:推動灣區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和文化資本轉化 - 巴士的報"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