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歷史與空間:古韻悠悠醬文化- 香港文匯報 - 香港文匯報

cezhentertainment.blogspot.com
■古人製醬情景群雕。 作者提供■古人製醬情景群雕。 作者提供

■ 肖 薊

中國醬文化,源遠流長,古韻悠悠。這是我在古龍醬文化園中細細品味一番後,得出的感悟。古香浮動的古龍醬文化園,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同集中路1666號,長年免費向公眾開放。文化園內設有醬文化歷史長廊、模擬古代醬坊等多個展區,運用聲光電技術、3D影視和互動遊戲等,向遊人展示傳統和現代醬料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歷史文化內涵。那天,我們全家慕名從集美學村出發,專程前往醬文化園觀光遊覽,不單大開眼界,而且美美品味了一頓醬文化「大餐」。對我而言,既是參觀,更是補課。

元代劇作家武漢臣在《玉壺春.第一折》中寫道:「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後口口相傳,醬便也成為「居家七件事」之一。我孩提時代,在農村生活時,曾親眼目睹過母親自製豆醬,且至今喜吃醬,尤其是豆瓣醬。可是,實話實說,活了大半輩子,此前對「醬文化」卻幾無所知。

醬不像酒,被常人所念念不忘,為文人所津津樂道。古往今來,單是帶「酒」的詩句就不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即便是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也知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酒好不怕巷子深」、「酒逢知己千杯少」、「借酒澆愁愁更愁」之類的說辭。反觀帶「醬」的詩句,卻寥寥無幾。唐代王維的「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杜甫的「藉糟分汁滓,甕醬落提攜」;顏真卿的「蕪荑醬醋吃煮葵,縫靴蠟線油塗錐」,大概稱得上代表作了。

那天上午,當我們走出停車場,在醬文化園內一步步踏上木棧長廊,轉身向左俯瞰時,但見偌大的曬場上,55,559個頭戴「斗笠」的傳統醬缸,橫平豎直,像排兵布陣一般,整整齊齊擺在曬場上。由不同顏色的「斗笠」,組成的「古龍」兩個巨型大字,分外襲人眼球。

據悉,這個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的曬場,連同它的五萬多個醬缸,曾榮獲「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居高臨下,觸景生情,我立馬把它們與豬年春晚播出的、由塔溝武校兩萬名學員震撼上演、給億萬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武術節目--《少林魂》--聯繫起來。雖然醬缸不會動作,但同樣給人以壯觀的視覺。

走過木棧長廊,進入室內參觀。我最感興趣的,是醬文化園中的「歷史長廊」。漫步其間,「醬的起源」、「醬的鼻祖」、「醬的工藝傳承」等專題櫥窗,以及「水晶洞」一般--缸內底部形成整片晶瑩結晶體的醬缸、早期的製醬工具等,展現在眼前,令我如夢初醒。一邊參觀,一邊欣賞,漸漸地對祖國的醬文化,有了些許膚淺的認識。

「何以解愁,唯有杜康。」據史料記載,杜康是公認的釀酒始祖。醬與酒不同,雖然歷史悠久,始祖卻有多種說法。其一,范蠡說。范蠡(西元前536年-西元前448年),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相傳,范蠡17歲時,在財主家管理廚房。由於缺少經驗,飯菜常常做得不可口,剩餘的飯菜存放時間長了,便會發酸或變餿。為防主人發現,受到嚴厲懲罰,范蠡將這些食物放在儲藏室裏。天長日久,長出綠毛白毛,曬乾炒熟後,加些許溫水,攪拌成糊,讓豬享用。一次,一小長工與范蠡開玩笑,將一些「糊」拌進麵條。不承想,麵條特有味道。范蠡吃後,尋根問底,小長工道出個中原委。受此啟發,范蠡用這種酸餿發毛食物,創製出了美味可口的醬。其二,劉邦說。劉邦(西元前256年-西元前195年),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韓信這裏說的「將將」,指善於使用和統率將領的意思。因「將將」與「醬醬」諧音,醬園中人便奉劉邦為醬園業的業祖與師神。醬,所以與「將」相提並論,除了諧音,在古代鹽、梅、醯、醢等調味品中,醬居於主導地位。古人云:「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論語》也說:「不是其醬不食」。生活實踐表明,醬,就像將軍平暴除惡那樣,可以抑制各種食物之毒。「醬」的大名,因此而生。其三,蔡邕說。蔡邕(西元133年-192年),字伯喈。陳留郡圉縣(今河南省開封市圉鎮)人。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雖然,究竟誰是醬園鼻祖,迄今沒有統一的說法,但醬的釀造,始於西漢,則是事實。早在漢代,就有「醬,以豆合麵而為之」的文字。成書於北魏末年(西元533年-544年)的《齊民要術》中,也有關於製作醬的記載。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中,製醬工藝,同樣並非一成不變。唐末的《四時纂要》一書,就記錄了《齊民要術》之後醬品生產工藝的新變化。及至元代,傑出的農學家魯明善,在《農桑衣食撮要》中,也對製醬工藝做了詳細記錄。

在偌大的醬文化園中,還有一些實物,看似其貌不揚,卻是「凝固」的醬文化。比如,補缸工藝。在我國,製陶歷史悠久。考古發現,早在七八千年前,華北、華南等地就大規模生產和使用陶製品。陶製品,好用不耐用,稍有不慎,就會破裂,或者破碎。民諺曰:「新缸沒有舊缸光」。正因此,便衍生出補缸這一行當。在古龍醬文化園內,陳列幾個經過修補,釘入多個大小不等、長短不一「螞蝗攀」的醬缸,令我過目不忘,留下深刻印象。在技藝高超的補缸師傅手中,補缸如同補衣衫,想怎麼補,就怎麼補。不單手法不盡相同,就連「補丁」也可「信手拈來」--用甲缸的碎片,補乙缸的破洞。補出水準,補出文化。

又如,那個沿用至今、個頭最大的醬油桶。木桶前豎一塊中英文對照的標牌:「這個獲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木質醬油桶,係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木質儲油桶。1907年開始使用,已有百餘年歷史。該桶外高1.45米,內高1.37米,上內徑1.77米,下內徑1.28米,容積2.57立方米,可存放3.2噸醬油。」站在這個醬油「桶霸」前,我像面對奇珍異寶一樣,繞桶身,慢慢移步,默默欣賞,發現組成醬油桶的每一塊木板上,都刻有隱約可見的繁體字。圍木桶,邊轉邊看,原來上面分別刻「第一」到「五十」的序號。

那天,當我慢慢地、輕輕地走過那條貫古連今的醬文化歷史長廊時,心中似有一種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在這裏,既了解了醬文化的由來,又領略了醬發展的艱辛,還感悟到醬文化傳承的意義。我由此得出一個結論:看似平凡、少被吟誦的醬,卻是深厚文化的積澱、先人智慧的結晶。

讀文匯報PDF版面

Let's block ads! (Why?)




July 07, 2020 at 12:27AM
https://ift.tt/3iEhDmn

歷史與空間:古韻悠悠醬文化- 香港文匯報 - 香港文匯報

https://ift.tt/3fGVH89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歷史與空間:古韻悠悠醬文化- 香港文匯報 - 香港文匯報"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